1.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 )。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2.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 ),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和变相体罚。
A.兴趣
B.尊严
C.人格
D.合法权益
3.对教师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等进行考核的部门是( )。
A.当地教育行政部门
B.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
C.当地政府部门
D.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使用( )进行教育教学。”
A.普通话
B.方言
C.教学语言
D.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5.李老师要求学生分小组通过实验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公式,当“智慧小组”完成任务之后,李老师让该小组的成员去帮助其他几个困惑小组,在“智慧小组”的帮助下,其他小组也顺利完成了学习任务。这说明其他小组的学习处于( )。
A.最近发展区
B.联合发展区
C.运动发展区
D.感觉发展区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行,即道德行为,是人们在行动上对他人、社会和自然作出的反应,是人内在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外部表现,是衡量人们品德的重要标志,是通过练习或实践形成的。道德行为是关键。判断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不光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这种行为不单单指一个人一次行为或者活动,而是已经形成一种固有的高尚的行为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德行优良。所以,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故本题选D。
2.【答案】B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故本题选B。
3.【答案】B 【解析】“我会自己做”等强调幼儿的独立性,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故本题选B。
4.【答案】C 【解析】《家长学校是普及家教知识的有效渠道,其主要任务是系统地向家长讲授教育子女的科学知识。举办家长学校,主要是向家长系统地宣传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故本题选C。
5.【答案】A【解析】小班的幼儿能通过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中班的幼儿能通过数数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大班的幼儿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如合并或拿取)理解“加”和“减”的实际意义。故本题选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