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制度化教育的核心标志是( )。
A.学校的出现
B.脑力和体力劳动分工
C.阶级社会产生
D.文字的产生
2.由于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与( )。
A.程序性知识
B.实用的知识
C.直观的知识
D.可应用的知识
3.为了保证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这三级课程是( )。
A.必修课、选修课和活动课
B.理论课、实验课和活动课
C.显形课、隐形课与实践课
D.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4.皮亚杰认为,0—2岁的儿童通过手的抓取和嘴的吸吮来探索周围世界,这个时期个体的认知发展处于( )阶段。
A.感知运动
B.前运算
C.具体运算
D.形式运算
5.朱熹把教育分为“小学”和“大学”两个阶段,其中“小学”以( )。
A.识字为主
B.读书为主
C.学事为主
D.穷理为主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制度化教育主要指的是正规教育,也就是指具有层次结构的、按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它从初等学校延伸到大学,并且除了普通的学术性学习以外,还包括适合于全日制职业技术训练的许多专业课程和教学机构。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开启了制度化教育的新阶段。故本题选A。
2.【答案】A 【解析】程序性知识和陈述性知识是根据反映活动的形式不同而进行分类的。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保障和促进课程对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故本题选D。
4.【答案】A 【解析】皮亚杰将个体的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这一阶段的个体开始出现感觉和动作的分化;儿童的思维开始萌芽;获得“客体永久性”(物体恒存)概念。(2)前运算阶段(2—7岁)。这一阶段的个体出现了语词或其他符号;无守恒观念;思维不可逆;泛灵论;自我中心;集体独白。(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这一阶的个体去自我中心;形成守恒观念;思维可逆;具体逻辑思维。(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上)。故本题选A。
5.【答案】C 【解析】朱熹认为,受认识水平限制,“小学”教育重在让儿童懂得和形成正确的行为规范,即知其当然,谓之“学其事”;“大学”则要求青少年进而懂得“事”中的道理,即知其所以然,谓之“穷理”。尽管“小学”教育也需要识字、读书,但在朱熹并非主要目的。故本题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