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备考技巧

首页 > 湖北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公务员考试每日练习:片段阅读(4)

未知 | 2022-08-29 17:04

收藏

 上期答案:
  1.【答案】D。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解析:文段首先指出,转基因作物同普通植物的区别只是多了能使它产生额外特性的基因。接着说明作物产生新特性是通过将外来基因移植到植物的脱氧核糖核酸中去来实现的。由此可知,D项表述最准确。
  2.【答案】C。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解析:第二句为中心句,总领全文,后面引用鲁迅杂文就是为了举例论证中心句。C项概括了第二句。A、B两项只是事实陈述,D项则是对引文本身的概述,三项均非引用的目的。故本题答案为C。
  3.【答案】A。国家公务员考试网解析:文段论述的是如果教育资源公平分配,就不会产生教师收入两极化和学校划分的等极化。A项概括得最为全面。
  本期练习:
  1.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原则。但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公平只能是相对的,特别是对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发展生产力,改善效率应放在第一位。只有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改善了,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公平。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生产力决定社会公平原则的实现程度
  B.公平在任何国家都只能是相对的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应片面追求公平
  D.只要经济发展水平上不去,就不能实现社会公平
  2.同样的一些话,出自不同人的口,有时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在大学课堂上,同一句,有的教师讲出会赢得一片掌声,有的教师讲出则会招致一片嘘声。原因主要在于,前者已经用自己的行为为自己赢得了讲话的资格,而后者却没有。可见,重要的往往不是有人讲了什么话,而是这些话是由什么人讲的。
  这段话的主旨在于:
  A.否定过度的名人效应            B.批评群众的盲从心理
  C.抨击言行不一的虚伪作风        D.抨击为名利而钻营的现象
  3.从众心理,是社会心理的普遍现象之一。所谓从众,是个体在群体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或违背自己的意见,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从众,即群体能产生压力,使人们的思想在压力下趋于一致。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论点:
  A.在实际工作中,工作群体应当更为强调人的个性
  B.个体对群体越信任,个体的行为就越容易趋向群体行为
  C.从众心理在实际工作中产生的是消极的效应
  D.个体从众达到一致或是被迫服从,或是自愿接受
  本期答案请继续关注4月9日国家公务员考试网的更新。

分享到

微信咨询

微信中长按识别二维码 咨询客服

全部资讯

copyright ©2006-2020 华图教育版权所有